幼教考試知識點匯總——論述與實踐題1
日期:2022-12-28瀏覽:76 次
論述及實踐題1、游戲對學前兒童發展的意義?(一)游戲是兒童身體發展的需要。(二)游戲給兒童帶來積極愉快的情緒。(三)游戲滿足兒童交往的需要。(四)游戲滿足幼兒好奇、好重復、好探索活動的愿望。4—5...
論述及實踐題
1、游戲對學前兒童發展的意義?
(一)游戲是兒童身體發展的需要。
(二)游戲給兒童帶來積極愉快的情緒。
(三)游戲滿足兒童交往的需要。
(四)游戲滿足幼兒好奇、好重復、好探索活動的愿望。
4—5歲幼兒進入象征性游戲的高峰期,5—6歲幼兒在規則游戲和建構游戲中表現了更大興趣和發展水平。因此,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。
2、試述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特點?
(1)興趣指引,學前兒童喜歡游戲,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游戲的內容有強烈的興趣。
(2)注意力集中,在游戲中,學前兒童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在游戲上的,沒什么外在的干擾可以組織他們對游戲的投入,而且兒童在游戲中的高度注意力,也使得他們在游戲中思維尤其活躍、想象力豐富。
(3)有積極的情感體驗,學前兒童喜歡游戲是因為游戲能給他們帶來身心的愉悅,在游戲中他們能盡情地體驗著愉悅及歡樂的積極情感,以及體驗到那種戰勝恐懼和不安的快樂。
(4)自由性,學前兒童在游戲中是自由的、主動參與的,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游戲,沒有很多外在的、多余的規則,此外游戲中兒童不用擔心需要實現什么目的,游戲沒有目標壓力。
(5)假想與真實的轉換,游戲中發生的事情很多都是學前兒童假想出來的,特別是在象征游戲中,他們經常需要發揮想象力,來充實游戲。當有細細過程中的假裝部分出現問題時,兒童通常會跳出假想,回到真實的現實情境中去解決問題。一旦錯誤糾正,游戲又回到假想狀態。
(6)人與人(物)的交流,在社會性游戲、象征性游戲中是非常普遍的,當孩子們需要在一起做游戲時,需要分配角色,這時就需要協商和交流;不僅如此,學前兒童在游戲中還發生人與物的交流,比如在獨自游戲中需要與玩具進行交流。
(7)各方面能力的延伸,游戲能在學前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內搭建一個發展的支架,使其在自我控制、語言使用、記憶和與他人合作方面延展自己的能力。
3、某幼兒園中班發生一例甲型病毒性肝炎,你認為幼兒園應當采取哪些措施?
首先將該幼兒送入兒科傳染病室進行隔離治療,同時執行傳染病上報制度,逐級上報。立即將該幼兒所用過的所有物品進行徹底消毒,指導老師對該班進行終末消毒。而且要對該班進行嚴密的醫學觀察。為了保護易感人群,醫學觀察期間:1、加強晨檢工作。2、全園加強消毒工作。3、自幼兒離園之日起該班須檢疫42天,過了檢疫期限該班未發現新病人可解除檢疫。檢疫期間做到不并班、不串班、不搞集體活動、不收新生。4、向家長宣傳甲肝預防知識。5、最后該幼兒必須至疾病痊愈后持醫院的健康證明方可入園。
4、結合實踐試述開展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。
1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(a懂得哪些要求合理,哪些要求不合理。兒童發脾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需求未得到滿足,要讓兒童懂得不合理的需求即使發脾氣也無濟于事b學會合理發泄不良情緒,受到挫折等不該用打人、罵人、毀壞東西等方式發泄,讓她們懂得人人都會遇到不高興的事情,別去想它,高高興興的去玩或合理宣泄就好了。)2、學習社會交往技能(a移情教育,就是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,使幼兒更具有同情心,與人交往中會更友好、合群、樂群。b分享與合作c恰當的自我評價,特別是老師批評兒童的時候應本著否定行為,肯定人的做法,愛護兒童的自自尊心)
5、試述“動力定型”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應用,并舉例說明。
將嬰幼兒一日生活中的主要環節,如起床、早操、盥洗、進餐、游戲、戶外活動、睡眠、作業等加以合理安排,使兒童養成習慣,到什么時間就知道做什么,做時輕松愉快,形成動力定型。建立動力定型后,生活會更有規律,吃飯時食欲好,就寢時入睡快,游戲時精力充沛,作業時精神集中,從而節省了神經細胞的能量消耗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6、案例:某兒童身體健康,精力充沛,開朗活潑,好動,有攻擊行為;常常沉浸于自己的活動中,喜歡與同伴交往但得不到同伴的歡迎和信任,在學習活動中無法集中注意力。試結合上述實例論述一個心理健康兒童的具體表現是什么?針對該兒童的不足之處,你認為應如何引導?
(1)心理健康兒童應表現出:
1有充沛的精力,心情開朗、愉快、樂觀。
2態度積極主動,與小朋友和睦相處,在集體中受歡迎和信任。
3較好地適應環境變化,注意力集中,睡眠好。
4無不良行為、不良習慣。
(2)該兒童心理上有某些缺欠。如:注意力不集中,雖喜歡與人交往但不受歡迎和信任,且有攻擊性行為。教師應注意引導兒童選擇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,并讓他多從事一些操作性的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