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教學目標
【知識與能力目標】
1.了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。
2.通過鑒賞品味語言,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情感。
【過程與方法目標】
1.通過研讀課文,賞析重點語句和段落,掌握作者運用的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。
2.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。
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】
感受作者當時的心境,體會其中的社會意義。
二、教學重難點
【重點】
1.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品味語言。
2.通過景物分析體會作者對故都的深深眷戀和落寞之情。
【難點】
了解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,體會作者的情感。
三、教學方法
朗讀法、情境教學法、小組討論法
四、教學過程
環節一:導入新課
教師用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進行導入,學生暢談自己對“秋”的感受,從而引出新課。
環節二:新課講授
(一)初步感知,理解特點
教師提問文中寫了幾個地方的秋天?哪個地方的秋在文中占的篇幅多?為什么?引導學生回答。
學生自由回答,教師總結:寫了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。北國之秋所占篇幅多。描寫兩者是為了作對比,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。
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初步感知后,教師引導學生局部品讀,具體感知作者筆下北國之秋的特點。
學生回答:清、靜、悲涼。
教師補充總結:作者通過寫秋院、秋槐、秋蟬、秋雨、秋果等秋景,進而寫北國之秋清、靜、悲涼。
(二)理解基調,體會情感
教師總結完表現“清、靜、悲涼”特點的景色后,引導學生感受文中景中有情、寓情于景的特點,進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心境。
教師引導“一切景語皆情語”,學生交流,有的認為是頌秋,有的認為是悲秋。
教師總結:作者認為南國之秋的秋味不濃,北國之秋才夠得上自己心理上的秋味。文中的秋景融入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戀和向往,是積極贊美的情感;而作者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,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、悲涼的??梢哉f文章在贊美故都的秋天的同時又給讀者渲染出一幅悲涼的秋景圖。
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文章悲涼的感情基調后,交代作者的基本情況和寫作背景,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環節三:鞏固提升
這是一篇情景交融、寓情于景的散文,我們從中感受到了郁達夫筆下北國之秋的景象。作者將故都的秋色和個人心中的悲涼巧妙融合,溫婉地表達了對故都的深深眷戀及落寞情懷。
環節四:作業設計
1.找出文中寫景精妙的句子,并分析其中的寫作手法。
2.寫一篇作文,主題為“我最喜歡的季節”,題目自擬,500字左右。
五、板書設計
故都的秋
一、南國的秋(對比)
二、北國的秋:清、靜、悲涼
三、作者情感:悲涼
更多教師類相關信息,請及時關注拓知教育網站或“師道拓知教育”微信公眾號
電話:0551-62678862
合肥總部:合肥市蜀山區環球金融廣場B座7樓
考試項目 | 2022安徽教師資格證筆試 |
報名時間 | 9月2日8:00-5日17:00 |
審核時間 | 9月6日17:00前 |
繳費時間 | 9月8日24:00前 |
準考證打印 | 10月25-29日 |
筆試時間 | 10月29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