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知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和( )。
A.道德興趣
B.道德信念
C.道德理想
D.道德行為
2.勞倫斯·科爾伯格繼承并發展了皮亞杰的道德發展理論,著重研究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,在國際心理學界、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響。根據他的理論,人的品德發展的最高水平是( )。
A.遵守法規取向
B.普遍倫理取向
C.尋求認可取向
D.社會契約取向
3.科學知識再生產最主要的途徑是( )。
A.社會科研機構的科研活動
B.生產領域
C.學校教育
D.市場推廣
4.學校教育產生于( )。
A.原始社會
B.奴隸社會
C.封建社會
D.現代社會
5.提出“只有當教學走在學生發展前面的時候才是好的教學”這命題的教育家是( )。
A.格賽爾
B.贊可夫
C.蘇霍姆林斯基
D.凱洛夫
【參考答案及解析】
1.【答案】D。
拓知講師解析: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知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。
2.【答案】B。
拓知講師解析:科爾伯格將道德判斷分為三個水平,每一水平包括兩個階段,六個階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層次發展,分別是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、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、尋求認可定向階段(也稱“好孩子”定向階段)、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、社會契約定向階段、普遍倫理的道德定向階段。所以,最高水平是普遍倫理的道德定向階段。
3.【答案】C。
拓知講師解析:教育能完成科學知識再生產。教育對科學創造的成果加以合理的加工和編排,傳授給更多的人,尤其是傳授給年青一代,使他們能夠掌握前人創造的科學成果,為進行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打下基礎。
4.【答案】B。
拓知講師解析:學校產生于夏朝,奴隸社會初期。
5.【答案】B。
拓知講師解析:提出“只有當教學走在學生發展前面的時候才是好的教學”這命題的教育家是贊可夫。
考試項目 | 2022安徽教師資格證筆試 |
報名時間 | 9月2日8:00-5日17:00 |
審核時間 | 9月6日17:00前 |
繳費時間 | 9月8日24:00前 |
準考證打印 | 10月25-29日 |
筆試時間 | 10月29日 |